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司法局

攀枝花市总工会树立系统集成思维 融合资源维权服务

来源:攀枝花市总工会     发布时间:2025-02-05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攀枝花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大网络工作格局的新路径、新方法,切实把一函两书工作挺在维权前端,筑起工会组织参与劳动法律监督新景,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集成思维、建章立制,着力构建劳动法律监督制度保障。一是建立“5+5”联盟监督制度,凝聚一函两书工作合力。联合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运用工作建群、全域建网、服务建阵、保障建制、人员建队五建工作法,发挥监督联盟日常监督基础、专项联合检查、制度+科技驱动、信息互通共享、监督工作合力五大作用,为形成大网络格局打下制度基础。二是建立“4+1”工作台账制度,提升一函两书工作质效。严格落实定期排查月报、工作分析季报、重大情况直报、典型案例年度表扬通报规范一函两书标准文本等制度四报一规范工作制度基层工会组织建立职工投诉(举报)、落实上级要求和批示指示、相关线索移送、用工指导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工作台账,不断规范监督工作,提高监督质效,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向前。目前,全市建立四报一规范和工作台账制度基层工会组织达70%三是建立“3+6”保障服务制度,夯实一函两书工作基础。县级以上工会建立经费被纳入全市工会组织年度预算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法律服务团提供专业人才保障添置必备的办公设施提供平台保障三保障制度加强劳动法律监督组织有经费、有标牌、有印章、有人员、有制度、有监督检查记录台账六有标准化建设。截目前,全市县级以上工会投入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经费近60余万元,建立工会一函两书法律服务团6支。

树立系统思维、夯实基础,倾力推动三个全覆盖落地落实。一是监督组织同步推进。坚持将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与工会组织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园区)、社区(村)和企业的五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网络,有力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截目前,全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组建率达82%二是人才队伍同步建设。采取学、讲、观、调四步教学法,采取专家授课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参观见学相结合现场传授与答惑解疑相结合专业指导与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劳动法律监督员开展线下培训。同时积极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灵活学习,切实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技能。近3年,全市工会组织共举办各类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班20余期,培训各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800余人次。三是普法宣传同步开展。打造全省首家以职工劳动权益为宣传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充分运用工会驿站、职工书屋等普法宣传角,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启动“E起学法新品牌——以原创普法视频《工会说法》为视觉窗口,原创连载普法漫画《小攀学法》为创意载体,专业可靠的维权律师在线解答为互动桥梁,充满挑战的法律知识竞赛为激励手段,全力营造出视、听、问、学全方位覆盖、沉浸式的普法场景。2023以来,“E起学法发布法律知识2000余条,制作漫画、视频47期,为职工进行线上解答800余次,开展知识竞答40余次,阅读转发量达100万余人次。

树立协同思维、过程把控,全力拧紧一条龙解纷闭环链。一是在一函两书实施上突出采取基层工会吹哨、地方总工会报到、部门联动化解三级监督模式,以工会劳动法律风险体检为突破口,变入企检查为主动体检、变撒网监督为精准服务、变被动整改为主动作为,采取汇报、资料、实地、整改、落实等方式,加强开展区域交叉监督检查”“行业企业交叉监督检查”“重点行业企业集中监督抽查等,破解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不愿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的难题,努力实现营商环境、企业用工稳定、职工合法权益的三维护。近年来,全市发放一函两书”100余份,帮助1500余名职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社保等共计241万元。二是在多元化解实践上体现总工会在工会+4+N”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做实组织、资源、实效三个联动,以一区一特色、一县一品牌为目标,以五室一中心调解模式为抓手,积极运用职工说事、工会说理、律师说法的三说调解模式,做到变前端调处源头预防、变被动化解主动疏导、变单打独斗联合作战、变线下调线上+线下联调简单调用心调,找准职工在权益维护时的利益平衡点、情感结合点、矛盾化解点,实现裁前矛盾纠纷快速化解。近年来,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共建立各类法律援助站点和多元化解调解工作室40余个,服务职工14000余人次,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300余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4000余万元。三是在结果评价运用上做到结合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投诉查处、专项检查取得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信息记录联合市人社局建立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定期开展等级评价。等级评价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送到工商、税务、金融等系统进行综合运用供公众查询,倒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近年来,通过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向各部门推送信用信息1000余条,倒逼100余家企业主动规范用工,有力促进信用信息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应用。

审核: 市委依法治市办   责任编辑: 周高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