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商务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攀枝花市商务和粮食局201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03-0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2011年,全局工作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主动应对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俯下身子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主要工作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省商务厅、省粮食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总体工作概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以下称社消零)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三外”(外贸、外资、外经)工作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监管手段日趋完善,流通秩序明显好转;商贸会展活动成果丰硕;应对突发事件效果明显;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提速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重大突破;行政审批规范高效;统筹全市服务业发展有效推进,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地方储备粮规模逐步扩大,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日趋完善,市场供需平衡,粮食安全形势稳定。

二、主要工作成绩

全市实现社消零总额达165.7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6亿美元,同比增长4.7%;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实现外经合作营业额1293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3.67亿元,同比增长10.2%;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850万元,实现成倍增长;收购粮食5.1万吨,销售粮食13.7万吨,市外调入粮食8.3万吨,新增地方储备粮1.3万吨;电子商务交易额5596.5万元,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增幅达到24.5%,全市连锁率达到16.8%,餐饮零售额增幅达24.3%,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三个成功”,实现了“四大突破”,保持了“三项领先”,开展了“三大活动”,取得了“四大成效”,实现了“十二五”全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和粮食工作开门红。

(一)取得了“三个成功” 

一是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为促进外贸转型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外贸出口规模,我市申报的首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商务部的评审,已于20111213日正式授牌落户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是全省唯一通过评审并授牌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已实际到位基地平台建设资金470万元。为攀枝花市建设钒钛之都,提升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成功申报全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城市。为强化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商贸流通秩序,我局积极向省商务厅申报市场监管平台项目建设,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措施,我市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全省仅2个:攀枝花和资阳),并争取到了1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为我市商务执法监管强化了硬件,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三是成功申报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城市。为推动我市农产品现代流通市场建设,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份额,我局向省商务厅申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城市取得成功(全省仅6个),并争取到了4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

(二)实现了“四大突破”

一是社消零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局党组高度重视社消零工作,面对2010年社消零增长水平全省最末一位的被动局面,及时分析原因找差距,落实责任添措施,采取了加强领导与协调、市区(县)联动、建立与省市统计等部门的上下对接机制、清理培育限额以上企业、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等措施,有效推动了我市社消零工作的大幅前进。2011年,全市实现社消零总额165.7亿元,同比增长18.2%,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0.1个百分点(全省平均增长水平为18.1%),高出内江、眉山、南充、阿坝0.1个百分点,高出自贡0.2个百分点,高出遂宁、乐山0.3个百分点,低于泸州、广安、达州、成都、宜宾0.10.2个百分点,增长水平从2010年全省最末一位提升至2011年末的全省第8位,上升了13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实现重大突破。重点围绕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和粮食流通三大环节,强化项目申报,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向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申报了外贸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商贸市场网点、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商务综合执法、农产品现代流通省级试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军粮供应网点维修等项目,通过日常沟通、专题汇报等多种方式,实际向上争取到项目资金3850万元,其中商务项目资金2057万元,是2010年的3倍,粮食项目资金1793万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地方储备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为确保我市粮食安全,按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将储备粮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区(县)政府。在新增储备粮的入库过程中,及时协调解决了储备粮贷款、仓容、质检等实际问题,推动了新建地方储备粮按时入库。2011年,全市新增地方储备粮1.3万吨,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市多年未完成的地方储备粮任务。

四是农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牵头组织企业参加昆交会、厦洽会、西博会、东盟博览会等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会展活动,起到了拓展市场、推广产品的双重效果,我市优质芒果获得欧洲市场准入证,首次以自主报检方式出口新加坡。

(三)保持了“三项领先”

一是“三外”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继续加大“三外”工作力度,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建立与海关、检验检疫、外管等部门的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机制;2011年新增外贸备案企业11户,增加进出口实绩企业5户,增加出口实绩企业1户,增加进口实绩企业5户;协调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抓好市场拓展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组织企业参加外向型重大经贸会展活动,推动我市“三外”工作良性发展,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我市现有外贸备案企业99户,2011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3户,出口企业13户,进口企业13户;国有企业5户,外资企业2户,民营企业16户。

我市的主要出口产品:钢材(钢轨和板材)、金属硅、钛白粉、五氧化二钒、三聚磷酸钠、黄磷等;进出口遍及6大洲的67个国家和地区(伊朗、卡塔尔、韩国、挪威、巴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省、东盟、欧盟等)。

二是市场流通监管取得领先成绩。以生猪屠宰、酒类流通、粮食流通为重点,以法规、制度、标准为依据,加强对流通市场的运行监测监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实施“放心酒、放心肉、放心粮油”工程,“放心酒示范店”建设深入开展。2011年,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酒2100余瓶;生猪屠宰得到进一步规范,牛羊定点屠宰基础工作有序推进,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私屠滥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流通秩序明显好转;“12312”举报电话成功开通,全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已经完成。

三是市场体系建设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城市商业网规修编与城市新区建设规划同步推进,完成了修编大纲初稿。以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物流、社区商业网点、家政网络、餐饮服务等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有力,汉风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渔门农贸市场、同乐家居广场、冰点水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已通过省市验收。攀枝花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功能不断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日用品区域性配送中心项目建设顺利竣工;沃尔玛、盛华堂、同乐世界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已投入使用;市运业公司、市邮政速递物流、市金川物流公司、密地物流园区等第三方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现代流通体系日趋完善。

(四)开展了“三大活动”

一是承办“2011年攀枝花金芒果节”。 为有效拓宽我市优质农产品市场,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型销售企业的供销合作关系,推进产、供、销产业链的形成。201191日,由市政府主办、我局承办的“2011攀枝花金芒果节”在成都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商务厅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启动攀枝花市餐饮住宿美容美发行业达标创优活动。201199日,攀枝花市餐饮、住宿、美容美发三大行业达标创优活动正式启动,1229日,市政府对三大行业2011年度市级评比达标创优企业予以授牌颁奖,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消费性服务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消费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启动2012欢乐购物节暨“四川(攀枝花)2012迎春购物月”活动。为大力促进节假日消费,扩大内需,1229日,该活动正式启动,为聚集人气、吸纳消费、营造节日气氛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效果很好。

(五)取得了“四大成效”

一是处置食盐抢购、西瓜滞销、猪肉供应短缺等突发事件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我市先后发生了食盐抢购、西瓜等农产品滞销、铁路中断影响粮食入攀、猪肉供应短缺等突发事件,通过采取启动应急预案、正面引导舆论导向、及时充实库存、强化市场监管监测、设置爱心专柜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处置了上述突发事件,消除了不良影响,维护了正常的商贸市场流通秩序。

二是统筹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制订了《攀枝花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攀枝花市加强管理服务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规定》、《关于开展餐饮、住宿、美容美发行业达标创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政策;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3.6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幅由2010年的9%提升至2011年的10.2%,排全省第14位,高出宜宾、凉山、达州、绵阳、泸州、巴中等市州0.11个百分点;第三方物流业营业额增长24.5%

2011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25万余人,实现税收30.2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33%

三是现代粮食物流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还建粮库和综合楼已投入使用,中转仓、铁路专用线建设已经完工并即将投入使用,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密地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已完成项目招商。

四是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9035台(件),同比增加31.4%;摩托车下乡销售10814辆,销售金额5373万元;家电以旧换新回收旧家电37890台(件),回收金额76.3万元;销售以旧换新家电产品44291台(件),销售金额1.6亿元;我市每百户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达93台(件),位居全省前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我市“农超对接”农副产品收储量,为全市303家农家店和社区店提供配送服务;同时,新建了农户科技储粮小粮仓2000个,农户储粮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此外,机构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信访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步伐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效果明显;办公条件明显改善。

——机构改革工作圆满完成。商务粮食部门机构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局党组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机构改革相关工作。在市政府批准市商务和粮食局的“三定”方案后,局党组及时开展中层干部的调整任命、人员定岗、职责细化等相关工作,严格按照科级领导干部调整的相关规定和中层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要求,认真做好“职位公布、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征求纪检组党风廉政情况”等11个环节的工作,并综合考虑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对正副科级干部进行了轮岗调整和重新任命,完成了中层科级干部的调整、任命和一般人员岗位确定等工作。在机构改革工作中,做到了方案最优化、参与广泛化、民主最大化、意愿表达充分化、业务处室专业化。

——积压多年的信访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重点加大了对屡次上访、影响稳定、积压多年的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和信访维稳问题的工作力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金瓯拆迁120户安置户的产权办理遗留问题和大水井粮库改革引起的人员上岗纠纷问题;协调解决了原五交化公司、百货公司、华鑫公司、大水井粮站、渡口粮站等改制企业职工住房等遗留问题,实现了商务粮食部门信访“零进京、零赴蓉”,减少了不稳定因素。

——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将工作需要与干部职工尽快熟悉全面工作相结合,合理安排调整处室人员;机构改革时,全局新提拔了科级干部7名,解决了干部的出口问题,为中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同时,局党组、领导班子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强化为民服务和廉洁从政意识,从思想上、工作上着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行政效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加强政务服务,依法开展商务、粮食领域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达100%;政务公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跻身全省商务系统、市级部门前列,局公众信息网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信息总量和点击率再创新高,党务信息、政务信息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效能热线”工作圆满完成;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机关工作规范运行;目标管理创新推进,实行直属企业、机关处室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制,行政效能有效提升。

——国有资产管理效果明显。重点对金瓯开发粮库拆迁形成的资产、格里坪土地资产、原粮食职工学校资产等进行了有效清理,制定了盘活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国有资产效益的相关措施,促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规范管理。

——办公条件明显改善。针对机关职工居住分散、远离办公场所,出差办事、上下工作对接不方便等实际问题,修建了机关食堂,设立了午休室,组建了成都办事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创新能力不足,拖拉疲沓现象仍然存在。工作思路狭窄、不清晰,用常规办法思考问题多,缺乏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和前瞻意识;工作主动性较差,被动接受工作质量不高,效率较低。

(二)向上争取工作做得不够好。在项目储备、包装上不充分,申报时急于应付,质量不高;信息获取时间滞后、渠道狭窄;主动与省厅(局)职能处室工作对接不到位,电话沟通多,跑动少。

(三)对县(区)、企业发展的指导效果不够好。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多、质量不高,解决企业困难、推动企业发展的办法不多、点子少;对县(区)商务工作的指导、服务上还有明显的差距,没有实质性办法和手段,效果不够好。

(四)县(区)工作推进参差不齐。受机构设置、主动作为等因素的影响,各县(区)工作特别是商务、服务业工作推进成效有好有差,没有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推进氛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