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源头加强攀枝花市农产品质量监测的建议》(第37号建议)

m.happymerchs.com     发布时间:2019-12-19     来源:市人大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从源头加强攀枝花市农产品质量监测的建议》(第37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基地建设,提高标准化实施程度”的建议

  (一)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经营内容等因素,合理确定经营规模,重点支持发展300亩以上特色高效种植基地建设。通过农民的合作与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二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县(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建立农户委托制度、流转合同鉴证和备案制度、合同履行监管制度等。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规模200亩以上,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三是提高土地流转质量。坚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区域布局、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相结合,因地制宜引导土地流转。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并优先流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四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出台了《关于整合和规范全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的实施意见》(攀办发〔2018〕46号),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保证增量,用好存量,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在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支持经营主体全程开展社会化服务、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明确了奖补标准和奖补金额。

  (二)规范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按照“市场引导、政府规划、部门管理、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市场带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吸引农户”的形式,积极推进基地规模化。突出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全市建成农业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6个,示范推广面积4万余亩,辐射带动50万余亩。建成蔬菜标准园5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4个(部级示范场7个,省级示范场7个)。

  (三)培育经营主体,提升标准化生产自觉性。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农民家庭农场51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8家,农民合作社1381家,其中省级合作社74家、国家级合作社12家,带动农户6万户左右。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训。紧紧依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精准扶贫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实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有关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培训。三是促进农业标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标准转化为简明扼要、便于操作的图表及各种宣传资料,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聘请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全市每年印发各类农产品标准文本和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3万余份。

  (四)实施品牌建设,加强“三品一标”证后监管。

  一是聚焦品牌打造。坚持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继续打造和提升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一早一晚”品牌体系,“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量稳步扩大,认证产品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截至目前,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总数100个,其中:绿色食品24个、地标10个、无公害水产品8个、无公害畜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52个。二是加强品牌管理,做好证后监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攀枝花芒果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定管理办法、推动部门联动、形成奖惩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开拓营销市场,推动攀枝花品牌管理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主体标志使用专项检查。

  二、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健全三级检测网络”的建议

  (一)提升能力,健全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一是提升检测能力。市级成立了攀西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具备种养殖业338个参数、农药60个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成为攀西地区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米易县、盐边县完成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项目建设,其中米易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于2018年底通过“双认证”,已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积极推进乡(镇)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44个乡(镇)监管站均建有检测室。初步建成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和企业“3+1”检测网络。二是强化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乡(镇)检测站开展农产品上市前的快速检测,2018年,全市开展农残速测7210个样品。在全市5家农产品批发市场、3家农贸市场建立快检室,全面开展入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农残快检,利用LED屏将快检结果即时公示。三是开展环境监测。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环境协同监测,重点对土壤、水等农业生产环境要素及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进行监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管提供支撑。

  (二)加大投入,保障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中央、省、市财政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财政保障的重点工作。仅2018年,市财政就下达2018年省级财政农业公共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资金20万元,下达市级财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30万元,下达攀西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119万元,下达市级财政业务运行经费27.9万元,共计196.9万元,由农业农村部门和攀西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统筹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相关业务运行、监管。

  三、关于“完善例行监测,抓好源头追溯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统筹,做好质量监测工作。

  切实抓好全市农产品质量监测的组织统筹工作,认真梳理分解全年目标任务,制定下发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全市每年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实验室抽检数量达到1250批次以上,监测数量达到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的要求。认真制定每次的部级和省级例行监测抽样工作方案,精心组织,配合完成部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出口农产品质量专项监测以及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省级年度抽检工作。2018年,我市作为代表四川省接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3个市(州)之一,全年抽样检测种植业产品164个批次样品,合格率达100%。全年开展省级农产品例行监测抽样630个(其中种植业产品360个,畜禽蜂产品210个,水产品60个),检测合格率99%;省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检农、畜、水产品115个,合格率为100%。2019年一季度完成部级例行监测40个。全年将完成省级例行监测620个,市级例行监测450个,监测产品涵盖了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水产品等所有种类。

  (二)构建平台,推进产品质量追溯。

  一是强化追溯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四川省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成功将“两县一区”已建成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二是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监管,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承诺制,推行田间生产档案记录。三是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加强对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监管,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工作。四是完善市场监管措施。加强对市场经营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和销售者主体责任,监督销售者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截至2018年底,全市入驻省级质量追溯平台的生产经营主体145家,追溯码打印4.64万次,追溯码使用达282.25万次,生猪、牛、羊等畜产品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达100%,黄草“森林樱桃”、草场顶针“寿康枇杷”、锐华“攀枝花芒果”的二维追溯码标签使用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

  农产品质量监测是各级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着力体系建设,强化质量监测,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提供保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15日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