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攀枝花市仁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m.happymerchs.com 发布时间:2021-11-19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网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目录
第五节 全面推进质量强区
序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仁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全面依法治区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设宜人新城、产业新区的决战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领全区人民实现富民强区,根据《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关于制定仁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从仁和区实际出发,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立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重要参考。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仁和区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全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十三五”时期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198.0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8倍,人均GDP过万美元;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达7.698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1倍;工业总产值达410.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01倍;农业总产值达15.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8.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3倍,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投资“翻番”目标任务。县域经济在全省山区类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2.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20余条城市主次干道及桥梁,新建、改扩建10余条城市供排水管网、管线。新拓城市面积9.6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3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8%。实施建筑总面积235万平方米,建成精品楼盘2万余套。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9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2.55%,人均绿地11.75平方米。“五创联动”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新型城镇化和新村建设扎实推进。
(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支出逐年增加,民生工程持续实施,脱贫攻坚有效推进。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701元、13395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84倍、1.98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计划目标内。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进步。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细胞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区。截至“十二五”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控制在2200吨、38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削减7.0%、3.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
(五)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区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显著,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用,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桥头堡、城市新兴拓展区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五年累计成功签约项目80余个,协议投资额累计达400多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438亿元;累计实施投资5000 万元以上项目138个,支撑了“十二五”的加快发展,成为“十三五”跨越发展的最强动力。
(六)民主法治氛围浓厚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经济社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大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协商渠道更加畅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加快建设。司法公正深入推进,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安定和谐局面更加巩固,再次荣获“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七)党的建设纵深推进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成果丰硕,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干部作风显著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
表1 “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
2010年 |
“十二五”完成情况 |
“十二五”规划目标 |
备注 |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00.05 |
198.01 |
14.6 |
200 |
14.87 |
未能实现 |
其中:一产增加值(亿元) |
5.91 |
8.96 |
8.7 |
7.77 |
5.62 |
|
二产增加值(亿元) |
77.62 |
160.14 |
15.6 |
161.73 |
15.81 |
未能实现 |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
73.87 |
152.3 |
15.6 |
155.73 |
16.09 |
未能实现 |
三产增加值(亿元) |
16.52 |
28.91 |
11.8 |
30.5 |
13.05 |
未能实现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10.02 |
15.5 |
9.1 |
14.06 |
7.01 |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204.28 |
410.3 |
15.0 |
447.5 |
16.98 |
未能实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
17.38 |
33.5 |
14.0 |
32.02 |
13 |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7.0256 |
7.6983 |
1.8 |
14 |
14.87 |
未能实现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
304.4 |
695.5 |
18.0 |
608 |
—— |
|
城镇化率(%) |
41.9 |
46.9 |
—— |
45.5 |
1.5 |
|
森林覆盖率(%) |
58.02 |
58.1 |
—— |
60 |
—— |
未能实现 |
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 |
95 |
99.2 |
—— |
95 |
—— |
|
万元GDP能耗下降率(%) |
4.78 |
26.4 |
—— |
17 |
——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2 |
3.6 |
—— |
4 |
—— |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14492 |
26701 |
13 |
28000 |
14.87 |
未能实现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6742 |
—— |
—— |
13152 |
14.87 |
未能实现 |
二、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仁和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仁和区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总量规模偏小
2015年仁和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8.01亿元,在全市三区两县中居第二位。但经济总量规模偏小,落后排名第一位的东区179.02亿元。2014年在全省183个区县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位居第129位。
表2 2015年攀枝花市各区县主要经济指标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东区 |
377.03 |
175.38 |
174.84 |
33389 |
15540 |
西区 |
105.80 |
97.51 |
32.86 |
28905 |
14685 |
仁和区 |
198.01 |
154.33 |
33.51 |
26701 |
13395 |
米易县 |
131.21 |
120.16 |
29.94 |
27224 |
13182 |
盐边县 |
113.12 |
97.14 |
15.06 |
26730 |
11903 |
(二)经济结构亟待优化
一是服务业发展滞后。2015年,全区一、二、三产业比重为4.42:81.02:14.55。在工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服务业成为仁和区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服务业比重逐年下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全区产业低端占比过大,缺乏产业中高端和产品中高端,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品结构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尚未形成以大型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专业化水平高、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链,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三)持续发展动力不强
一是产业支撑不足。工业经济虽具备一定规模,结构逐步优化,但尚未形成新的产业支撑,煤炭产业在工业经济中仍占主要地位;工业产业链不长,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精深加工项目较少,产业结构调整较慢。二是土地资源有限。仁和区国土面积1727平方公里,其中多以山区为主,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存量有限。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快速扩张,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土地要素制约日益明显。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全区乡镇展差异较大。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最大的前进镇,其经济总量是最小的啊喇乡的36.3倍。目前,全区还有10个省级贫困村,主要分布在边远民族地区,存在生存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等诸多问题,与群众期盼有较大差距。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环境
展望未来,国内外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进入经济增速趋于放缓、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改革开放趋于深化、社会需求趋于多元、法治进程趋于加快的新常态。尽管外部环境在短期内难有明显好转,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但综合来看,仁和区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总体向好、稳中提质的新常态。
一、发展条件
(一)技术变革效应凸显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工业4.0及“互联网+”等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特别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互联网+”,通过资源再配置打破产业与空间边界,日益改变着地区间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方向,有利于仁和区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二)政策叠加效应凸显
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脱贫攻坚,有利于仁和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为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等有序推进,有利于仁和区推动优势资源开发,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着力建设攀西经济区、发展攀西城市群和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有利于仁和区发挥区位优势,在错位和借势发展中抢抓机遇,成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三)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随着产业兴区战略的稳步实施,仁和区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有利于仁和区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现代化。阳光康养等旅游业迅速兴起、攀枝花城市核心区向南拓展,为物流、餐饮、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仁和区把新型城镇化培育成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四)交通辐射效应凸显
作为攀枝花重要的交通枢纽,川西南、滇西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中心,“十三五”时期,随着攀大高速、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高铁南站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推进,交通区位升级,将不仅有利于巩固、强化区域性市场地位,而且有利于开发、挖掘全国性市场潜能,大大提高仁和区的发展半径。
二、发展阶段
(一)工业化稳健发展期
仁和区已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过万美元,非农增加值比重为95.4%,非农就业比重超过62%,城镇化率为48%,工业化率为77.1%。根据国际公认标准,仁和区人均GDP和非农增加值已达到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即全面实现工业化的时期),工业化率达到工业化后期的标准。但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尚有较大差距,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预计“十三五”时期,仁和区的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将达到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值,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进入全面实现工业化时期。这既是一个经济体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的机遇期,也是增长态势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型的过渡时期。为应对经济转型期面临的挑战,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未来五年,仁和区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添发展新动力。
表3 衡量工业化进程的标志值
发展阶段 |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
非农增加值比重(%) |
非农就业比重(%) |
城镇化率(%) |
工业化率(%) |
工业化初期 |
1200 |
65 |
20 |
10 |
20 |
工业化中期 |
2500 |
80 |
50 |
30 |
40 |
工业化后期 |
5000 |
90 |
70 |
60 |
60 |
后工业化阶段 |
10000 |
95 |
90 |
80 |
|
(二)城镇化快速增长期
国际上判定城镇化进程一般有三阶段论,即城镇化率低于30%时,为初始阶段;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时,为中期阶段;当城镇化率超过70%时,为后期阶段。目前,仁和区城镇化水平处于中期的较快发展阶段。预计“十三五”将进入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继续保持加速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大多数国家服务业发展是支撑经济增长和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未来五年,仁和区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城市功能由经济核心功能为主向以经济、民生、生态等多元功能并重转型,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
目前,仁和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重,在发展和保护间保持平衡的难度不断增大。未来五年,仁和区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四)民生新诉求考验期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信息化快速推进,群众对公正的诉求成为常态,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社会和谐稳定面临全新课题。未来五年,仁和区需要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更加注重保障民权,推进民主、维护正义,形成社会更加包容、和谐的新局面,从源头上筑牢和谐社会的根基。
(五)从严治党关键期
中央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修订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将成为新常态。未来五年,仁和区必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切实用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省委“两个跨越”和市委“三个加快建设”、“三个走在全省前列”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坚持“超常作为、稳中求进”工作基调,顺应全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同频共振,同向共进,以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围绕“宜人新城、产业新区”发展定位,深入推进“四区驱动”,全面实施“四大战略”,奋力推进“八大计划”和“两大工程”,统筹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实力、生态、和谐、幸福仁和,确保2019年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赶超意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在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快于全省、全市的发展态势。通过存量调结构,增量求质效,在加快结构调整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跨越,在跨越发展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
培育优势、特色发展。立足基本区情,走特色发展之路,依托仁和区独特的区位条件、环境资源、产业特点,坚持扬长补短、错位发展、差别竞争,以产业兴区为主导,依靠特色发展增强竞争优势,扩大仁和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深化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发挥开放对全面转型的推动作用。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协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条件是难以复制和再生的区域竞争优势,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生态仁和。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乡分割和社会歧视,使全体人民更广泛地参与发展过程、更公平地分享小康成果,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高。
第三节 战略定位
一、发展定位
宜人新城。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围绕人的再生产全过程营造城市,强化城市空间管控、立面塑造、环境优化、功能完善、基础配套,着力产业发展、事业进步,推动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保障的改善,系统性推进产城相融,把仁和区打造成市民和谐幸福的“宜人新城”。
产业新区。围绕产业转型这一根本,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着力引进机械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钒钛深加工、石墨加工、烯碳材料加工项目,加快产业中高端化发展,把仁和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新区”。
二、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激励环境,有效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创新主体活力、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产业兴区战略。按照“把握新趋势,创造新业务;把握新要求,体现新状态”思路,实施产业升级计划,着力以“4+2产业”发展工业,以“4+2产业”发展三产服务业、以“4+2产业”发展农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为引领、新型工业为先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具有竞争力的生态型产业体系,壮大县域经济。
城乡统筹战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施城市转型计划,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高度重视以特色镇为重点的乡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构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形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南向门户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对接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经济外向度和开放合作水平。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发展通道经济,深化跨区域合作,率先融入攀西城市群和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在更宽领域、更大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区域开放合作高地。
三、战略抓手
打造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立足钒钛资源、石墨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五氧化二钒、烯碳、钒电池等拳头产品,发展壮大钒钛低微合金铸件、钒钛汽车零部件、烯碳新材料等产业。抢占烯碳新能源、光伏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机,加快培育石墨产业体系,积极筹建石墨及新材料产业园区。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健全线上线下销售体系,促进一三产业互动、产村相融,推动特色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样板与典范,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打造阳光康养产业先导区。抢抓国家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机遇,依托仁和丰富的自然阳光资源、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引进推广先进康养模式,围绕养老、养生、养心、养眼构筑产业系统,着力在老人照护、康养管理、康复疗养、健康食品、保健药品、运动休闲等方面筑牢康养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产业。
打造生态宜居宜人首善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健全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延伸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不断优化生态宜居宜人环境,促进产城相融。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宜人新城、产业新区”的发展定位和“高于全市、率先小康”,“追赶跨越、争先进位”的任务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一、经济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实力仁和
“十三五”时期,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高于全市、率先小康。经济指标安排高于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2倍,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2019年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赶跨越,争先进位。力争一年上升一个位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综合排名中稳步提升,稳定山区类县区排名前列地位。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升级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新区。
二、生态环境走在前列,建设生态仁和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五创联动”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8.1%,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继续保持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国土开发空间高效利用,省级生态区创建成果不断巩固提升,区域污染防治攻坚稳步推进,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文明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三、社会建设走在前列,建设和谐仁和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全方位、立体式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民主法治开创新局面,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政治生态更加良好,公平正义充分体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民生改善走在前列,建设幸福仁和
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打造区域教育文化卫生高地,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城市转型取得新进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到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居全市前列,基本建成宜人新城。
五、2030年远景目标
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30年,仁和区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体人口全覆盖,基本实现居民收入由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水平,实现全民小康并向共同富裕迈进。全区社会民主生活更加和谐,文化生活更加繁荣,生态文明与绿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建设成为攀西经济区的宜业之地、宜居之所、宜品之城。
表4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
类 别 |
指 标 |
2015年
|
2020年 目标 |
年均增速(%) |
属 性 |
|
经济发展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98.01 |
300 |
8.0 |
预期性 |
|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
73090 |
107800 |
8.1 |
预期性 |
||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亿元) |
695.5 |
740 |
—— |
预期性 |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3.5 |
56.4 |
11 |
预期性 |
||
(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
6.5147 |
8.32 |
5 |
预期性 |
||
(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6.9 |
50.7 |
1.6 |
预期性 |
||
科技创新 |
(7)R&D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2 |
≥2 |
—— |
预期性 |
|
(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1 |
4 |
29.5 |
预期性 |
||
生态环境 |
(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8 |
99 |
—— |
约束性 |
|
(10)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 |
75.4 |
100 |
—— |
约束性 |
||
(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
9.97 |
9.98 |
—— |
约束性 |
||
(12)森林覆盖率(%) |
58.1 |
58.1 |
—— |
约束性 |
||
(13)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 |
170 |
250 |
—— |
预期性 |
||
(14)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1.4675 |
1.4675 |
—— |
约束性 |
||
(15)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
99.2 |
95 |
—— |
约束性 |
||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
26.4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18)主要污染物排放(万吨) |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氨氮排放总量 |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公共服务 |
(19)城镇新增就业累计(万人) |
|
1.4 |
—— |
约束性 |
|
(2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0 |
95 |
—— |
约束性 |
||
(2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86 |
90 |
—— |
约束性 |
||
(22)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 |
98 |
98 |
—— |
约束性 |
||
(23)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 |
95 |
97 |
—— |
约束性 |
||
(24)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
20 |
30 |
—— |
约束性 |
||
人民生活 |
(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6701 |
40149 |
8.5 |
预期性 |
|
(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395 |
20704 |
9.1 |
预期性 |
||
(27)贫困人口变化率(%) |
7.4 |
5.5 |
—— |
约束性 |
||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数和增速,按2015年可比价计算。 ②“十三五”期间执行的标准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考核的是新的六项空气污染物因子,即PM2.5 、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十二五”期间执行的标准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考核的是老的三项空气污染物因子(即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第三章 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计划,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作用,奋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第一节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坚持走具有仁和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加大科技普及和教育,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一、深入开展科普教育
加大对科普专项经费的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普财政投入机制。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大对中小学生、农村居民等重点群体科普宣传和教育力度,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强化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意识。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丰富科普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建设科技创新体验中心、科普活动中心、中小学小型流动科技馆。
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围绕钒钛钢铁、机械加工制造、煤炭采掘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阳光康养、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培育需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推广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鼓励骨干企业对接国际国内科研机构,以合作研究、虚拟实验室、定期交流等形式,实施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研究、合作发展,实现技术资源共享与合作创新。加快引进推广各类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积极推动先进技术手段在节能环保、生态治理、防灾减灾、公共安全、人口健康、城市建设管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技术推广信息化凭条建设,建立健全适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和技术交易市场。
三、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加大创新投入,确保科技经费稳定增长,并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积极运用财税等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参与创新投入,鼓励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创业板融资,做大风险投资规模,增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本地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和实施,大力引进域外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
第二节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创业仁和行动”,构建大众创新空间,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方式,激励科技人才、大学生、海归人才和草根能人等创新创业活动。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培育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切实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开展全国创业城市创建活动,加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健全产业、税收、金融等创业政策,完善指导培训、法律咨询、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拓展、企业孵化等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扶持失业人员、扶贫对象、移民群众等自主创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第三节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引导和支持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区为抓手,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应用水平。明确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运用的主体,加快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创新激励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鼓励富邦钒钛、白云铸造、东林制动、东泰新能源等科技型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第四节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以孵化器、加速器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培育体系,健全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交易等载体建设,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产业主题有针对性地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对接,建设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增长向“量质并举”发展。
第五节 全面推进质量强区
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共治、全民共享”的大质量治理体系。优化质量发展空间布局,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 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改革创新质量发展机制, 完善质量保障措施,实施品牌培育发展战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 不断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实施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围绕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产业质量五大领域,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 第六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实施人才培养重点工程,加强党政、旅游、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和社会工作及少数民族等各类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利用交流挂职、岗位培训、定向培养、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着力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专门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短期轮训与中长期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本地培训与外地培养、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探索订单式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二、大力引进各类人才
制定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人才总体规划,围绕全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积极采取项目合作、课题研究、顾问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智力。完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和创新创业,吸引外来人员创业发展。
三、稳定留住优秀人才
积极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加快优秀人才周转房建设,积极提高工资待遇,妥善解决各类人才配偶就业、养老医疗、职务职称、子女入学等问题。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人才奖励政策,建立以能力、贡献和绩效为导向的用人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促进优秀人脱颖而出。健全与绩效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激发人才活力的分配和激励机制。
第七节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增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改革活力。
一、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大网上审批服务办理力度。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和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推进转移支付改革,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加强乡镇财力保障。深化财政专项资金整合,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二、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加快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经营场所、注册资本等登记条件,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创新生态资源保护开发和集约使用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制度和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机制,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优质载体集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三、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体制创新,积极引进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主体,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体系,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估论证和专家评议制度;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四、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范出让、租赁、入股,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全面开展农村各类产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加快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重点,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
五、协调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政府鼓励技术创新的支持机制,推进科技项目资金的市场化配置。建立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利益导向和聚才用才机制。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出台创投机构发展扶持政策,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深度融合。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鼓励区外科研院所(机构)在仁和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创建四川省高新技术园区。
(二)深化教育文化改革
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升教学质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建立差别化扶持民办学校的机制。坚持重师德提师能,加强教师全员培训,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校本研修主阵地建设,加强教研与科研融合。逐步实施“区管校用”,加强教师队伍统筹和能力提升,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重点推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多元化办医模式,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通过社会化方式引进专科医院、康养医院,实现医疗资源互补。建立完善村医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农合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参合率,按要求落实筹资标准、补助标准和支付限额,探索“简便、实效”的报账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计划,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集聚度高、带动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质量品牌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先导,各产业间关联紧密、协调有序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一、做大做强“4+2”支柱产业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以存量做精做强、增量招大引优为重点,以补齐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为抓手,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工业发展水平。通过产业的调整升级和创新发展,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加工、石墨烯碳新材料、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炭采掘加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仁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
(一)集群配套发展机械制造业
以矿山冶金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为重点,发挥龙头企业、重点产品的“链核”带动作用,延伸拓展产业链,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形成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工合理、布局优化的机械制造加工产业集群。
(二)进一步壮大新材料产业
充分利用钒钛、石墨等优势、优质资源,加大以石墨烯为主的新材料开发力度,扩大以五氧化二钒、焊接新材料、石墨深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规模。加强与国内外从事石墨烯研发、产业化的单位合作,发掘石墨烯材料性能和应用价值,构建产业链并推动链上各个环节协同联动和良性互动,加快培育石墨烯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石墨产业专业化园区,在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的同时,形成战略性高地,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石墨之都。
(三)推进钒钛产业升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抓好钢城集团渣钢渣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钒钛带钢铁,加快构建含钒钛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钒钛钢铁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四)提升煤炭采掘加工业水平
加快煤炭洗选加工集中区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实现煤炭资源的有序整合,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五)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积极推进和规划建设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金沙江提水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页岩气开发利用。加快太阳能综合利用项目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建设,抓好钒电池、钛酸锂电池、风电设备零部件、钒钛低微合金铸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部件、光伏转换设备等产品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六)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
根据资源禀赋特点,适应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以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设备、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尾矿(废弃物)回收利用设备为重点的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以新型储能设备、风电设备零部件、光伏设备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矿山机械设备、应急装备为重点的特种装备制造业。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一)构建工业产业新空间布局
在积极支持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同时,结合仁和区发展实际,突出特色,构建新的“一区两片”。“一区”即南山经济循环发展区,“两片”即橄榄坪机械制造工业片区、迤资烯碳、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片区。
(二)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财力、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加大投入,加快园区道路、水电气、信息通信网络、货运站、专用线、固废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园区外部的基础设施环境,为工业项目引进创造良好的硬环境,降低入园企业的成本。
(三)积极支持钒钛产业园区发展
发挥资源能源丰富、钒钛产业集聚、钒钛科技基础雄厚、区位得天独厚和政策环境独特的优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机遇、“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带来的开放契机,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战略平台和政策,以钒钛为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引领,以升级园区为方向,进一步放大优势、突出特色,创新循环延伸钒钛产业链条,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提升发展质量。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创新体系建设,整合科技资源,集成科技力量,采取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组织加强产业技术攻关,突出应用技术开发。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依靠先进技术降低物质消耗。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走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之路,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通过联合、合作、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协同创新、抱团发展。积极引导上下游产业、相关配套企业以及废弃物产生和利用企业关联布局,形成以价值链为核心、专业化分工和综合利用协作互动的新型现代生产体系,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
专栏1 工业重点项目
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实施大河沟煤矿和张家湾煤矿整合技改工程。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前进镇钒钛磁铁矿开采选矿项目和南山园区迤资园含钒耐磨热轧钢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建设高性能钛及钛合金加工材项目。 机械制造业壮大工程:加快南山园区橄榄坪园中国重汽集团矿用车生产线和重型汽车后桥、桥壳、自动鼓等零部件配套加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建设大型超大型土方工程机械产业化项目和矿山液压支架制造项目,在南山园区橄榄坪园建设汽车特种零部件生产项目和车桥生产项目。 新材料产业项目工程: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建设五氧化二钒项目。招商引资,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分别建设钒钛耐磨材料制造项目、3D打印机、原型制造系统、3D生产系统项目、3D打印钒钛新材料应用技术项目、3D打印耐磨铸件、3D打印建筑材料应用技术项目、3D打印非金属材料应用技术项目,在南山园区橄榄坪园建设石墨烯超级锂电池和含石墨烯超级锂电池材料项目,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建设石墨产业发展区。 新能源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仁和区风电项目、太阳能金沙江提水发电项目。在南山园区橄榄坪园规划建设太阳能综合利用项目。招商引资,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建设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钛酸锂蓄电池关键材料、钛酸锂蓄电池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项目。 装备制造业项目:招商引资,在南山园区迤资园分别建设成套快速掘进装备及矿用移动式救生舱生产项目、烟气净化处理设备生产项目、废液处理设备生产项目、垃圾分拣和处理成套设备生产项目、高端电液智能控制装备制造项目、尾矿综合利用成套装备生产项目。在南山园区橄榄坪园分别建设应急装备生产项目、自移式破碎站连续开采成套设备生产项目、矿山成套选矿设备及零部件制造项目、风电设备增速器总成项目。 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迤资园区主干道项目和污水处理厂项目、规划建设橄榄坪园区生活污水管网、斑鸠弯高速路出口经钒钛产业园区至迤资园区青富路连接线项目和橄榄坪园区环形路项目。在钒钛高新区规划建设立柯片区路网项目、物流园主干道项目。 |
第二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
一、构建“4+2”为主的服务产业支撑体系
根据“服务新型城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要求,弥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提升生活服务功能、集聚生产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阳光康养产业、特色文化娱乐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业和智慧康养业,着力打造仁和阳光康养产业先导区,形成“一核两带多点”的服务业空间布局。
(一)提升现代商贸业
合理布局和完善专业市场体系,建设以仁和城区为中心,五十一商业带、仁和城区商业带以及金江(总发)商业带为辅助,多条商业特色街区为补充的商贸区。发展交易市场、生活商业、社区商业、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产业需求、流通需求。打造集“现代化商业贸易、文化特色产品展示、电子化流通交易、便利化城市配送”于一体,立足攀枝花,辐射川滇地区城市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二)壮大阳光康养产业
依托仁和区丰富的自然阳光资源和历史文化特点,实施与周边著名旅游区域的差异化、融合化发展战略。突出阳光康养主题,大力发展阳光康养旅游度假产业,加快打造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为龙头,以莲花村、总发立新村、板桥村等旅游新村为支撑的康养度假基地。着力营造康养文化氛围,支持康养文化产业发展,以康养文化带动健康生活方式、助推康养时尚,推动形成老年养老、中年养身、青年养体的全年龄段康养格局。
(三)培植特色文化旅游业
以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充分发掘和利用仁和文化特色、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农家乐等资源,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休闲娱乐骨干企业,推进文化与休闲娱乐、特色美食、商业的深度融合,满足居民日常文化休闲娱乐需求。推动文化娱乐业向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方向发展。
(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整合物流资源,加大物流节点建设。重点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构建“三园区、四中心”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发展格局。推进物流主体培育,一方面培育一批拥有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另一方面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以及物流地产商、物流整合商,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层级,使企业物流向规范化发展,满足仁和区商贸流通、加工配送、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需求,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推动仁和区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将仁和区建成川滇区域物流中心的“主枢纽”。
(五)发展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业
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构建“一心两区多点”的电子商务业空间布局。加快中国钒钛电子交易中心建设进度,规划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电子商务网点项目。创新经营模式,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扩展发展空间,提高竞争能力,使电子商务产业成为加快仁和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形象。
(六)积极培育智慧康养业
以智慧仁和建设为契机,分析康养要素,引入智慧康养的发展理念,开展远程医疗。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建立联系,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本地医疗诊断与服务水平,构建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推动医疗保健与旅游康养有机融合,对健康管理服务、养老服务加以量化、维护、运营,为未来智慧康养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适应消费个性化、多样化、高级化的发展新阶,满足生产分工深化、业态模式创新的需求,求新思变,主动作为。根据健身休闲、教育文化、娱乐旅游、信息通信需求明显提升,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养老、医护需求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分工不断深化,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等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加快发展满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产品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业,依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精准定位和量化用户需求,主动创造有效供给。积极开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网络购物、信息消费等新兴服务产品,拓展发展空间。把握新兴服务领域和业态层出不穷的机遇,重视先进技术研发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植入知识、信息以及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发展专业服务、推动专业化分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加速服务业向高端化、智慧化、精细化的方向提升,依靠高效、低耗、高产的现代服务业引领产业转型发展。
专栏2 服务业重点项目
现代商贸项目:规划建设毅德商贸城、银泰城大型城市综合体、中恒时代广场、汽车产业园和五金机电城等。 阳光康养品牌工程:推进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建设。规划建设攀西阳光康养示范区、“大唐水色”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区、利用观音岩水电站线外资源打造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和岩神山景区项目等。 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规划大河三产植入项目。规划建设小纸房水库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古人类文化遗址观光基地、苴却砚(石)文旅项目和百里生态自驾游长廊。 现代物流业项目:建设总发物流园区和金江货运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物流中转站。 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工程:建设中国钒钛电子交易中心、电子商务集聚区和电子商务网点。 |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壮大“4+2”特色农业
立足本地资源,把握市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差异发展。以优质安全、生态绿色为核心,龙头企业带动为重点,实现农业集约内涵发展和专业化、企业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型态集成共创项目。重点发展特色果蔬业、休闲农业、特色养殖业和现代烟草农业,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种养业,着力打造仁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一)发展特色果蔬业
重点发展芒果、石榴、特色温带水果、核桃等优质水果和城市日常蔬菜,根据气候特点、市场需求、生物学特性,合理规划布局,推进高标准、现代化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建设。利用突出的气候和区位优势,扩大特色绿色蔬菜品种种植规模,形成早春设施蔬菜、 夏秋反季蔬菜、特色品牌蔬菜、绿色有机蔬菜四大种植优势区。
(二)发展休闲农业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建设农业旅游基地,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互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依托旅游新村和特色农果基地,改进和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家乐,开展特色旅游节庆,增强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特色水果采摘、参与农作互动体验的吸引力,使仁和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规模和层次跨上新台阶。
(三)发展特色养殖业
根据市场需求和畜牧业资源分布,突出区域优势和产品特色,布局优质肉猪、优质肉牛羊和特色家禽、优质禽兔养殖产区,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特色养殖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造“优质、特色、高效、生态、安全”的烟叶生产基地,显著增强烟区综合生产及保障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建成常风格突出、质量优良、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优质烟叶产区。
(五)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利用丰富的名、特、优水果原料,大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果汁、果醋、果酒、果酱等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水果产业附加值。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区域性果品加工集群。依托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完善蔬菜精深加工体系,丰富加工种类,扩大保鲜蔬菜和精深加工的比重。在生猪屠宰加工基础上,扶持具备一定条件的加工企业进行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精加工,发展禽蛋加工,推进禽、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积极推进省级、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从源头上确保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提升我区特色农业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发展生态种养业
建设林下养殖基地,发展以生态土鸡、野生田鸡、肉鸽、建昌黑山羊、生态猪等为主的特色林下养殖业。适度推进以林下蔬菜、林下魔芋及以林下重楼、林下首乌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业。采取“公司+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扩大块菌人工种植、促繁规模。
专栏3 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特色优质果蔬项目:新建和改建高标准芒果基地果园,建设芒果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引进和建设商品化处理包装厂,改建石榴和特色小水果基地、建设配套支撑体系。新建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绿色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韭黄种植基地、无公害萝卜基地和莲藕种植示范基地。 观光休闲农业项目:规划建设生态阳光休闲基地和布德特色美食一条街。 畜牧业项目:建设动物保护监管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畜禽养殖小区、畜产品加工基地和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中心,加快畜牧业资源与草山草坡生态保护建设,实施畜禽良种工程。 现代烟叶生产基地工程:规划和实施2016年—2019年仁和区烟基工程。 农产品加工项目:实施大田镇山泉水(桶装)、山泉水(瓶装)、植物养生饮料、果汁饮料生产项目。在平地镇规划建设食品调料加工生产项目。 林业产业发展项目:规划实施中科农业云生态农林科技产业基地块菌合作项目。新建优质干果基地,实施良种工程、丰产栽培示范工程,实施林下种植项目,规划建设林下养殖基地,加快块菌资源开发。 |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支持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种养业良种、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燃油等生产资料联合配送便民服务。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引导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经营企业和实体提供配套技术服务,拓展其经营服务空间,促进农业科技技术提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以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形成既适合当地实际又与其他区域接轨的现代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以芒果、石榴为重点的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城市转型计划,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衔接《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仁和生态宜居宜人首善区。
第一节 完善城镇体系
一、优化城镇布局
按照“强化仁和中心、发展重点轴线、培育片区支点、统筹城乡空间”的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和城镇扩容提质为目标,突出小城镇发展重点,夯实城镇发展基础,把中心城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和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推进特色乡镇建设,构建“一区二片,三点一线”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逐步建立起以仁和城区为核心,重点中心城镇为支撑,其他建制镇为基础,集镇和重点中心村为补充的,各级城镇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设施配套、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网络体系。其中,“一区二片”是指仁和城区和北部城区城镇辐射片及南部大田—平地城镇辐射片,“三点一线”是指大田、平地、布德三个中心城镇和沿省道214的城镇发展轴。
二、推动城市扩容
加快新区建设,拓宽城市框架,推进保障性郊区向城市主体功能区转变,强化仁和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围绕配套服务和特色产业,结合城市规划,组团式推进四大功能板块建设。
(一)干坝塘政务服务区
把握好花城新区加快开发建设机遇,推进弯腰树与干坝塘片区建设有机结合,加快五金机电交易、汽车配套服务、生活配套服务产业连片开发,完成东创欧洲城、攀西医药物流中心、万佳源·鑫南广场、远璟嘉年华商业中心等一大批配套项目建设,打造弯腰树汽车配套、大河中路商贸、花城新区互通互溶的服务区。
(二)四十九中央商务区
加快推进四十九至老街片区土地开发整理,综合规划布置商务区、混合功能区、居住区等各区域,加快完善区域内及周边基础配套,将其打造成一个能够配置资源、主导发展、功能强大的集行政、金融、商务、居住、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中央。
(三)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
以攀枝花市打造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实验区为契机,推进阳光旅游与运动、休闲、健身、养老等产业的有机集合,加大仁和区阳光康养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重点加快普达片区建设和招商,将其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国集康养、运动、旅游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四)高铁南站枢纽商贸区
以高铁南站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城市路网,推进周边物流、商贸等行业发展。加快毅德城及总发物流园区建设,力争将高铁南站打造成为交通便捷、功能强大、经济繁荣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加强金江新城建设,升级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加快金江综合性物流中心及金江现代商贸城建设,完善研发中心、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为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支撑。
三、发展特色城镇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科学规划为引领、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小城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人口聚集能力和反哺带动能力。深入挖掘各个小城镇的优势,不断完善城镇职能,强化城镇特色,加快产城融合,分类推进综合型、工矿型、农贸型或旅游型城镇建设。依托平地迤沙拉历史文化名村,着力打造“川滇驿站、浪漫平地”旅游形象,将平地镇建设成为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集散、旅游业为主的旅游型重点镇。依托布德工业园,将布德建设成为以发展矿业及配套工业为主的工贸型重点镇。依托大田镇生态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以农产品集散、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型重点镇。依托攀枝花钒钛产业园、青龙山三角梅高新技术产业园,构建“花城门户、攀西钛谷”形象,把金江镇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生态康养旅游、休闲娱乐促进、集中居住改造、钒钛园区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多产业新型示范城镇。
图1 仁和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示意图
第二节 建设宜人新城
一、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一)优化城市分区
优化城市行政、经济、文化、商贸、居住、生态功能分区,理顺产业开发区与居住区,就业密集区和居住密集区的空间配置关系,合理布局城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形成“一带、两核、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其中,一带是指仁和区城市发展带,两核是指那招片区城市公共核心和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交通枢纽核,三区是指服务配套区、山水生态新城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区。
(二)提升城市功能
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主导产业向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延续传统商脉,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适当增加公共空间配置,提高城市品质。加快老旧城区改造,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推进大河流域城市休闲旅游产业景观带建设,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大河河道防洪治理及景观打造的力度,提升城市品位。按照生态、宜居原则,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供水、供气、电力、通信、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提高城市管网、排水防涝、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加快花城大道、阳光大道、攀枝花市花城新区总发路北段一期、渡仁西线复线、炳仁线延长线至乐弄与攀枝花南站联接线等重点城市干道建设。着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光缆、排水、电网等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和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大力繁荣城市经济和文化。
三、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思路,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加大各项常规工作管理力度,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设置、城市照明和市政设施维护和管理。加强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和停车场等设施。加强城管业务培训,强化城管宣传。加强水、电、气、油、路等城市要素保障。着力打造数字城市,以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数字城管为核心内容,积极推进公安、交警、城管、消防等各类资源信息的整合,实现城市综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第三节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加强城乡产业之间联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通过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联动发展的格局。
二、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事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三、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就业结构调整。通过劳动者技能培训和加强职业教育,增加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为城乡居民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
第四节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按照幸福美丽新村“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要求,坚持“道路标美化、产业特色化、房屋改造标准化、庭院优美化、公共服务城镇化”标准,集中成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美化人居环境,建设新型特色民居,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新班子,进一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六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基础夯实计划,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智慧发展、以人为本的方针,努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合理规划建设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现代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第一节 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体系
一、铁路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配合国家、省、市交通部门,加快成昆铁路新线高速铁路建设,尽快形成进出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大能力通道。着力推进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建设,打通我省西南地区以攀枝花市为中心的东西走向交通大动脉。
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一)高速公路建设
加快丽攀高速公路收尾工程,确保丽攀高速公路早日建成通车。配合市级交通部门做好攀大高速、攀宜高速和攀盐高速公路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尽快形成攀枝花市(仁和区)连接周边省市区的南向大通道。
(二)国省干道路网建设
有机衔接对外通道和内部交通网络,加快交通专线、城市交通环线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攀田高速总发出口至成昆铁路新线站点道路建设。实施国道108线、国道227线总发至川滇界、国道227线仁和至总发迎宾大道等干线的提档升级。实施省道218线(金拉路)、省道417线务本至邓家垭口段(红兰路)、省道417鱼塘互通至仁和沙沟等干线的提档升级。实施总龙路总发至新闻桥段公路的改造升级。
(三)农村路网建设
加快区域内重要乡镇间联网公路建设,实施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通乡通村公路网络,着力推进撤并乡镇和建制村的公路改建,加快贫困村通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
三、航道码头建设
结合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提升航道等级。新建攀枝花港迤资作业区和马店河作业区,力争乌东德库区等水运码头建设,改造现有客货运码头。
四、站场建设
加快高铁攀枝花客运南站重大工程建设,形成攀枝花市(仁和区)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新建仁和客运站,满足居民公路出行的需要。
专栏4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高速铁路:积极配合国家、省、市交通部门,加快建设成昆铁路新线高速铁路。 铁路:加快建设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 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宜宾高速公路、攀枝花-盐源高速公路。 公路:实施国道108线、国道227线总发至川滇界、国道227线仁和至川总发迎宾大道等干线的提档升级。实施省道218线(金拉路)、省道417线务本至邓家垭口段(红兰路)、省道417鱼塘互通至仁和沙沟等干线的提档升级。实施总龙路总发至新闻桥段公路的改造提升。加快小啊喇-干坝子公路建设。 航运码头:提升金沙江航道等级,新建攀枝花港迤资作业区和马店河作业区,力争乌东德库区水运码头建设,改造现有客货运码头。 站场:加快建设攀枝花客运南站和仁和客运站。 |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重大水利设施建设
以观音岩引水仁和支线工程为重点,以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为目标,加快推进沿线加压站及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普达水库、河心水库、党家沟和栗树湾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建设。实施金沙江沿江提灌工程,新建太平、大龙潭、平地等提灌站。
二、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实施大河流域河堤防洪治理工程,中小河流进行维修加固河堤与恢复新建河堤、河道疏浚等整治,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大防洪减灾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防洪防汛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及监测系统,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加强防汛防洪培训演练,进一步完善城乡防洪除涝保障体系。加快雨水集蓄抗旱水源、金沙江抗旱提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抗旱能力,实现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工业水源保障。
三、供水保障体系建设
抓好水库枢纽及渠系配套建设,大力实施水源型水库工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改造、高效节水、金沙江抗旱提水、五小水利、精准扶贫等重点水利工程及山坪塘、水池(窖)等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利管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深化水利改革。续实施病险水库、山坪塘除险加固工程,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并完善相应的水质监测体系,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专栏5 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重大水利设施:实施观音岩引水仁和支线工程建设。 重点水库建设:新建普达水库、河心水库、党家沟和栗树湾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 金沙江提灌工程:新建太平、大龙潭、平地等金沙江提灌站项目。 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大河宝灵寺至五十一阳光桥段、小河中坝段和巴关河同德段河道整治工程。 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加快包括群策群防、预警系统、监测系统、防汛物资储备、预警预案编制、培训演练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五小水利项目:加快山坪塘、渠系整治,继续实施水池,小型泵站及输配水管网建设。 节水及水生态治理项目:继续实施高效节水及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和综合水土流治理。 饮水提质增效项目:乡镇集中供水改造、输配水管网延伸及水质监测体系建设。 |
第三节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一、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能源保障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区和农村电网结构,增强供电负荷及安全性,提高城乡电力保障能力。加强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电网络。全面完成“户户通电”工程,实现农村“一户一表”,提高户表覆盖率,保障电力供应。进一步提高电网应对极端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二、管道基础设施建设
配合做好“缅气入攀”天然气主管道及门户站、成品油管道入攀建设,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
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观音岩和金沙水电站建设,实施立柯和龙潭箐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
第四节 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
以金融、交通、司法、医疗等领域为重点设立大数据库,推动大数据的资源挖掘、整合处理和开发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数据融合共享。围绕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发掘、展现、应用等环节加快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发展,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深度融合。
二、实施“互联网+”行动
推进互联网广泛深度应用,促进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催生经济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促进经济发展更富活力、社会管理更加高效。推动“互联网+”制造,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与服务领域广泛融合,培育互联网金融、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农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运用大数据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电子政务平台的资源和数据共享,提高政务系统运行效率。
三、建设城乡信息网络体系
加快实施重大通信基础工程,着力提高仁和区的通信保障能力、区域干线传输能力、信息汇聚处理能力、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和应急通信适应能力。以现有电信、广电等通信网络为基础,健全城市通信网络体系,加速传统通信网络向智能化、个人化、移动化信息网络转变。积极推进物联网应用,构建高速、安全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加强城乡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有线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网络“三网融合”以及各类信息平台的整合。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努力实现“村村通宽带”和有线电视“村村通”。
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打造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网络保密体系,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加强信息网络、信息内容安全保障和技术防范,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第七章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实施绿色生态计划,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提升。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全面推进生态立区,科学划定资源生态红线,坚持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复相结合,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科学划定资源生态红线
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坚持努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将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环保责任红线,合理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农业开发过程中严禁过度开发、防止毁林开荒,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二、有序推进生态修复保护
继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生态综合治理试点,推进“五创联动”工作。推进城市视野区荒山造林,加强生态公益林地等山地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完善生态功能,加快百里生态长廊建设。以攀枝花苏铁及干热河谷植被为主要保护对象,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继续推进大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构建水系生态体系。实施煤炭采空沉陷区治理工程,清理、拆迁已关闭煤矿。
专栏6 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项目
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视野区绿化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中国重汽环保检测线后方滑坡体治理工程、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工程、金沙电站牛筋树滑坡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开发保护,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控高污染、高耗能和产能过剩项目进入。以结构减排、工程减排、技术减排和管理减排为抓手,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大大气、水、土壤、噪声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燃煤小锅炉淘汰、油气回收治理、黄标车淘汰、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建筑工地整治扬尘、全面禁止秸秆焚烧等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以洗选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双有”、“双超”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等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控建筑施工现场噪声,加强对娱乐场所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控。
二、加快环保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规划建设一批生活垃圾收集点,积极推进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全区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形成垃圾分类观念。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和处置设施,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专栏7 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攀枝花市备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攀枝花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
第三节 强化节能减排
多措并举,不断加强节能降耗,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
一、不断加强节能降耗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产值能耗“双控”制度,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推进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施工工艺、技术,对现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公共交通工具,推进公共机构和商贸流通等领域节能。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二、全面推进污染物减排
积极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全面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挖掘减排潜力,加快推进减排工程建设,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污染减排激励机制。突出重点,全力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减排工程建设,加强污染减排项目运行监管。强化污染减排责任,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责任主体,加大污染减排约束性目标考核奖惩力度。
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降碳。开展低碳试点示范,更高水平地开展生态文明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企业建设,提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建设水平。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第四节 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逐步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消费方式。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制度体系,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采用先进技术推进矿山规模化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以促进废弃物减量为目标、以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加强工业废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推进煤矸石、矿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水资源保护,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抓好城镇节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和服务方式,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全过程减少能耗、物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化改造,鼓励引进共生和补链项目,提高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加快发展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尾矿(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节能环保装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农林废弃物意见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防减并重、综合防治,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切实提高地震、洪旱、地质、气象、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防治综合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八章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大力实施开放合作计划,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强化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战略关系,不断推动全区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第一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参与仁和区的开发建设。
一、大力发展对外经济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有序放开外资育幼养老、健康服务、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富邦、钢城瑞钢等龙头企业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增加高技术、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发展新型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开拓海外发展空间,开展境外资源兼并、收购和上市,努力形成外贸新增长点。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动态,通过整合提升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功能,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劳动就业率高的重大项目,积极承接成渝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及国内国外优势产业转移。
第二节 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抓住攀枝花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战略机遇,对接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立足区域分工协作,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拓展区域合作空间。
一、深化城市间合作
携手凉山、雅安等市州,推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共建攀西经济区、攀西城市群;携手成都、宜宾等市州,促进融合互补发展。加强与周边市(区)、县交流合作,协同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加强机械制造、化工、旅游、物流等重点产业区域协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聚集,为仁和区在攀西经济区中谋取更加有利的发展地位。
二、加强省际联系
发挥独特地缘优势,主动承接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积极推动和参与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建设。联动川滇黔毗邻市州,力争将攀西-六盘水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打造金沙江经济圈。抢抓国家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四川省建设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的机遇,以发展壮大、加速提升、率先崛起为方向,加强区域内全方位合作。
三、加强泛区域合作
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滇中等重点区域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技术交流合作,深化以“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为重点的国内区域合作,拓展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区域合作水平。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着力推进攀西特色经济区共赢发展,构有利于共赢发展的经济协作圈。
第三节 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改善招商环境和创新招商模式,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改善招商环境
进一步增强开放发展意识,加快构建投资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实现从优惠性、支持性政策为主向体制性、功能性政策为主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负面清单。
二、创新招商模式
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并进发展、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强项目策划、组织和包装,定期向外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招商项目,提高引资成功率。坚持直接引资和间接引资并重,不断扩大和优化内外资利用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鼓励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发展。
第九章 全力增进人民福祉
大力实施民生共享计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提升社会事业水平,积极扩大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一节 打造优质教育高地
按照教育优先、均衡发展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更公平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保证教育增长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按在校学生人数的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二、促进教育均衡
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提升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和办学水平,到2020年学前三年适龄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7%,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入园比例达85%。高标准、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大河中学高中优质发展,适度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保持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县区第一。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支持和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完善城乡学校共同体联盟,探索学区优质管理和捆绑式考核,促进教育整体均衡发展。
三、提升教育质量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全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推进第二个《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规划,进一步拓展城区学校办学能力,完善城区学校校舍条件,加快体育活动场地建设,新建莲花村幼儿园、思源实验学校,改扩建四十九公里小学。加快中小学设备设施配置,扩充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11311”建设计划,完善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维护发展常态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四、实施惠民工程
不断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免、义务教育三免两补、学生营养餐计划、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减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毕业生学费奖补等政策。
第二节 构筑医疗卫生高地
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城乡卫生设施条件,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全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按照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对全区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通运行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全区互联共享、全市数据同步存储共享和动态管理。加大对中医事业投入,健全中医综合服务功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规范化开展中医理疗、康复及其他适宜技术。提升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医技能力。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动态管理,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结对帮扶。到2020年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5.5张,每千人口医师数3.5人,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稳定在95%以上。
二、加强公共卫生保障
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建立完善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快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装备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免疫规划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第三节 繁荣文体广电事业
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资源优势,彰显文化魅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打造区域特色文化高地。
一、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紧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媒体主渠道作用,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攀枝花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着力筑牢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大城乡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把乡(镇)、社区文化站建成集文化、广电、科普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面完成阅报栏建设任务,探索书屋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全区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社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活动室信息服务数字化建设,建成全市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区。推动公共文化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组织开展重大节庆群众文化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实施“文化下乡”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农村延伸。进一步加强地方志、档案工作,推动史志和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史志和档案服务。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大苴却砚雕刻艺术保护力度,保护性地开发管理苴却砚资源,积极扶持培育传承人,提升苴却砚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依托独具特色而厚重的民俗文化,打造“大田板凳龙”、“迤沙拉谈经古乐”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四、努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完成区电台、电视台软硬件设备改造升级,策划打造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品牌栏目,做好节目引进工作,提高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广播电视创优工作、外宣工作居全市县区中上水平。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和农村通讯设施建设,广播电视实现村村响、户户通,全面提升地面数字电视、公益电影、数字影院覆盖能力,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五、全面发展体育事业
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建设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在镇区广场、公园绿地配置群众健身器材,在城区和乡镇建设健康绿道。加大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中小学操场及配套设施。探索建立群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提升、体育市场繁荣的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第四节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一、优化创业环境
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开展创建全国创业城市活动,加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发展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等各类创业载体,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和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扶持失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扶贫对象、移民群众等自主创业,建立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扶持、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体系。
二、加强技能培训
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与市内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合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力度,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做到意识、技能培训促就业。
三、健全服务体系
加快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失业调控、预警和监测工作,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五节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一、扩大社会保险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相结合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扩大保险覆盖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奖励、处罚和退出管理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社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制度。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20年,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实现98%和97%。
二、完善社会福利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建立以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民办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加快完善老年公寓、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保障特殊困难人员的合法权益。全力推动敬老模范县(区)创建。
三、加强社会救助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五保”、“三无”对象供养制度和残疾人帮扶制度,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失业救助、教育救助和司法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四、增加住房保障
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改房建设,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整合工作力量,重点做好普达、高铁、攀大高速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加大对煤炭采空沉陷区农民搬迁安置,全力推进贫困地区、边远民区的“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移民易地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建设。把农居抗震设防工作与民族新村、彝家新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地质灾害点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农村民居抗震性能与村容村貌的整体改善。
第六节 调整收入分配体系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政策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实现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覆盖。推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支出,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改革,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落实税收调节措施,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第七节 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贯彻《国防动员法》,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人防事业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贯彻实施《攀枝花市仁和区妇女发展纲要》、《攀枝花市仁和区儿童发展纲要》,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切实做好国土、审计、统计、质监、信访、档案、民族宗教、人防、消防、残联、对台、侨务、保密等工作。
专栏8 民生事业重点项目
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仁和镇中心学校)、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完善学校运动场建设、四十九小学后续项目建设、四十九小学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医疗卫生: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民政康复住院大楼项目、阳光康疗基地项目、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大传染病(艾滋病)防治基地、仁和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区疾控中心业务楼、同德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设施建设、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工程、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区域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项目、居民健康卡配套工程建设。 文化广电:仁和区新媒体中心建设、仁和区电视台、仁和广播电台、市区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文化旅游实景演出基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点建设、文化馆、图书馆重建工程、综合档案馆、苴却砚加工园区、苴却砚文化街区。 社会保障:仁和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殡仪服务站、煤炭采空沉陷区农村居民搬迁安置、民族中学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老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莲花塘棚户区改造项目、仁和镇大河棚户区改造一二期工程、仁和镇西线棚户区改造项目、前进镇棚户区改造项目、普达棚户区改造项目、巴斯箐棚户区改造项目、南山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新华印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五十一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仁和区大河南路片区一二期棚旧改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
第十章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计划,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加快推进“五精准六结合”扶贫工作,确保到2018年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到2020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面达到小康目标。
第一节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文化扶贫、卫生扶贫、社保扶贫、生态扶贫、精准扶贫示范创建、和谐稳定树新风”八大工程,帮助各类贫困人口脱贫。
一、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动力
以贫困地区村道、社道、便道,二半山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和农村电网改造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以粮食、蔬菜、烤烟、林果业等种植业和山羊、猪、鸡、黄牛等养殖业为重点,发挥产业扶贫基础性作用,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以农作物种植、林果栽培、病虫防治、水产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加快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以教育设施、医疗卫生、文体设施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
二、强化社会保障政策支撑
加强政策性扶贫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编制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把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标准线,实行“两线合一”。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低保户、五保户”等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贫困对象、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抚养人的特困人员实行自愿集中供养。实行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对农户建设农房、配套“一池三改”、绿化美化民居按标准进行补助。
三、加强精准扶贫示范创建
以特色农业产业作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重要举措,探索“互联网+”农业新路子,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批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脱贫。开展精准扶贫示范村“摘帽”创建,开展精准扶贫示范户创建。加快推进党员精准扶贫示范计划,筹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户增收项目启动资金、周转资金或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资金。
四、积极推进扶贫生态移民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有序安置”的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生态保护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继续做好煤炭采空沉陷区居民房屋地质成因鉴定和居民安置工作。加快实施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完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移民就业、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衔接与服务工作,落实好后续扶持措施。
第二节 创新脱贫攻坚方式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扶贫开发体制机制障碍,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显著提升扶贫开发攻坚实效。
一、完善扶贫开发保障机制
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申报审批和扶贫资金公示制度,建立完善扶贫对象信息系统,健全脱贫对象退出机制,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按照权责一致原则,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定期开展“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强化精准扶贫目标考核管理,完善贫困地区的财政奖补机制。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二、健全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巩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设立扶贫财政专项资金,建立扶贫资金增长机制。探索构建资产增收机制,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创新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等社会帮扶机制,积极争取发达地区和重点企业对口帮扶。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力量,确保贫困村、贫困户都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结对帮扶不脱贫不脱钩。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信息平台,探索社会扶贫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专栏9 扶贫开发重点项目
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项目:7个乡镇10个贫困村主要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和社会事业四大类。 水利精准扶贫重点项目:8个乡镇新建山坪塘2处、山坪塘整治14处,水池(窖)1200口,渠系整治42公里,小型泵站6处、输配水管网67000米、微型净水设备200台。 |
深入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全面实施依法治区
全面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依法治区战略,扎实推进法治仁和建设。
一、推进“法治仁和”建设
发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加强宪法法律实施,依法行使好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维护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夯实依法治区工作基础。推进综合执法,加强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进全区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完善政府内部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经济法治环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推进全民普法守法,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治度,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建设法治公园、广场、长廊,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全面开展法治镇乡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依法治访、依法治网、依法治闹,规范信访、网络、建设、旅游、学校、医院等秩序。
第二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原则,以有效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健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建好用好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城乡治理模式创新,健全区、乡、村三级工作制度,完善村规民约,确保城乡基层工作规范运行。创新完善流动人口和异地迁居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异地迁居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管理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承担公共服务的积极作用,构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多元治理结构。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完善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制度,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二、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密切关社会风险防控,加强统筹协调,有效降低社会稳定风险,落实稳定责任。建立健全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涉稳问题的联动处置和应急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依法多元化处理社会各类矛盾纠纷。加强信访机制建设,完善来信来访、领导下访等制度。畅通群众信访申诉渠道,舆情汇总分析研判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统筹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加强网络和舆情引导,构建和谐虚拟社会,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三、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管理
有效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充分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协同作用,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组建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
四、提高基层治理服务能力
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大力抓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完善群众议事、社区听证、工作评议、民情恳谈,村(居)民监督等制度。坚持领导联系基层、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制度,引导法治服务向基层覆盖,法治干部到基层任职。组织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探索村(社区)资源、资产、资金依法管理新途径。
第三节 全力维护公共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全力维护公共安全,打造平安仁和。
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安全监管监察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建设施工、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治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加强公共交通、公用设施、娱乐设施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预防和减少交通、消防、危化物品等安全事故发生。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二、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平安仁和”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整体联防体系,加强政法综治信息平台建设,严密防范、依法严厉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和网络管理机构、运营单位、信息发布者的权责关系。全方位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的满意度。
三、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应急处突,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逐步完善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立健全区、乡(镇)、村(居)三级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和灾情报送体系,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完善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加强社会预警、救援和社会动员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推进消防法治化进程、创新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构建全覆盖的灭火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发挥国防动员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第四节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探索和完善城市民族工作,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促进各民族间友好往来和团结互助。加强对干部、企业职工、青少年进行民族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关系调研,建立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奋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加强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培养爱国爱教骨干,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探索宗教团体建设及管理工作,不断发挥宗教团体在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最广泛地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健全决策咨询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不断创新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赢得人民群众更广泛的认同。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非公企业的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节 深化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战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参与全区重点产业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大力发展社会民主,深入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健全完善。
第三节 健全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巩固和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完善党委定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机制,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形势研判和风险管控。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鲜明“干部到基层去,领导从基层来”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突出抓好薄弱带、新生带党建工作。深化党建工作改革,纵深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工作。突出党管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产业人才和乡土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联系管理机制,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加强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
第十三章 健全实施保障机制
围绕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完善规划保障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规划组织实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国家和省关于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民生等重大政策的对接和落实,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财政转移支付、配套资金落实、生态补偿、资源有偿使用、人才引进等领域特色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实施的跟踪落实、及时评估调整。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条件,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以增收促消费,建立长效促进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完善支持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制定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格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投资、税收和信贷政策。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惠民生”。
第二节 强化项目支撑
加快建设和抓紧谋划一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推进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及储备库建设,争取入库项目尽早启动实施。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项目业主单位全面抓的良好氛围。重点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督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年度投资计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加强政策研究,做好重大资金项目争取。加强目标管理,健全项目实施、监管、督查、激励机制。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加大稽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第三节 完善规划体系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乡(镇)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积极推动“多规合一”。围绕本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部门规划、缩减专项规划数量原则,编制完成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重点专项规划由区政府批准实施。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围绕落实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自行编制和实施专题规划。加强年度计划与本纲要的衔接,按年度分解和细化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强化监督评估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规划目标考核,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纳入年度计划和目标管理,切实抓好规划落实。强化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分年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促进规划全面有效实施。建立规范的中期评估机制,及时总结规划进展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当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其他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区规划管理部门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审议批准实施,并向政协及各界人士通报,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科学修订,确保规划的科学性。